• 首页
  • 大使信息
  • 使馆信息
  • 中伊关系
  • 领事服务
  • 走进伊朗
  • 联系我们
大使信息
大使简历
大使致辞
使馆信息
使馆地址
办公时间
联系我们
放假通知
中伊关系
政治关系
经贸合作
旅游文化
领事服务
领事办公信息
健康码
领事保护
护照/旅行证
公证
领事认证
签证
婚姻登记
走进伊朗
国家概况
旅游景点
注意事项
首页 > 走进伊朗 > 旅游景点
  • 伊朗第十七个世界文化遗产——焚城(2018-05-02)
  • 波斯大地上的明珠——波斯波利斯(2018-03-19)
  • 伊朗地毯博物馆(2018-02-13)
  • 伊朗历史名城之 伊斯法罕市(2018-02-01)
  • 伊朗珍宝馆(2018-01-24)
  • 伊朗的8处世界文化遗产(2017-07-19)
  • 藏红花的故乡——伊朗(2017-07-18)
  • 伊朗博物馆一瞥(2017-07-09)
  • 伊朗清真寺一瞥(2017-06-13)
  • 谢赫•苏非•丁•阿尔达比里陵墓的中国瓷器(2016-12-12)
  • 伊朗新增两处世界文化遗产(2016-07-05)
  • 中伊两国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伊朗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06-12-28)
专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相关链接
更多...

大使信息
大使简历
大使致辞
使馆信息
使馆地址
办公时间
联系我们
放假通知
中伊关系
政治关系
经贸合作
旅游文化
领事服务
领事办公信息
健康码
领事保护
护照/旅行证
公证
领事认证
签证
婚姻登记
走进伊朗
国家概况
旅游景点
注意事项
首页 > 走进伊朗 > 旅游景点
伊朗第十七个世界文化遗产——焚城
2018-05-02 19:32

  焚城位于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扎布尔(Zabol)市至扎黑丹(Zahedan)市公路约65公里处。根据遗址规模和考古发现,焚城被认为是伊朗迄今最早的城市,与苏美尔文明属同一时期。该城市的历史名称无从考证,因曾两次毁于火灾得名焚城。  

  焚城于公元前3200年建立,占地120公顷,分为住宅、工业和墓地三个区,繁荣时期,居民达6000人左右。因气候变迁和人为原因,焚城周围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河流逐渐枯竭,公元前1600年焚城居民彻底迁离。焚城于1967年被意大利人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有人类第一个人造眼球和一个做过开颅手术的颅骨;部分精美陶器,其中一件陶器上绘制有5个不同图案的岩羊,组成一只岩羊的一个完整跳跃动作;还出土了一个15子游戏盘、两枚玉石骰子、一把10公分长(精确到半毫米)的尺子以及大量用于引水的陶制管道和陶制器皿。  

  焚城于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伊朗第十七个世界级文化遗产。10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出席了焚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揭牌仪式。  

                       

  

                                                                               注:焚城遗址  

                                                 

  

                                                                  注:人类第一个人造眼球

                                               

                                                                  注:做过开颅手术的头骨

                                                                               

              注:世界第一个动画图案(转动陶器, 5个图案组成一只岩羊跳起吃树叶的完整动作)的陶罐

                                                                      

                                                                          注:大理石骰子  

     

 

附件: